专访陈松顺:淡泊明志从容境界,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2013-04-02 23:48:00 阅读:4471

                 访陈松顺:淡泊明志从容境界,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前排为陈松顺先生,后排左起:陈夫人刘美莲、二儿子陈志刚、三儿媳妇谭丽芳

       2013331日(星期天),雨过天晴,阳光灿烂,前一天还是雷雨交加、天气阴沉,这一天已是天高云淡、风清气爽。怀着对华南神龙一代宗师陈松顺先生的敬仰和敬佩,我特地花了一个月多一点的业余时间,加班加点,编辑了一本《华南神龙一代宗师,传奇人物寿比南山》画册。因上班工作和有忙,平时又走不开,我就特别利用星期天从深圳去广州,专门前去送这本画册,顺便再一次专门访问一下陈松顺前辈。

       一、心向广州六时起床,一路平安开心快乐

       331日早上6时,请我夫人在头一天调好闹钟(6时正),因为我基本上都是晚上24时睡觉,恐怕早晨太早起不来,呵呵!难得磨夫人一下。“老公”我按时被夫人叫醒,马上起床漱口刷牙,就出门打“的士”,很巧没等几分钟,在6时零8分就乘上“的士”一路奔向深圳罗湖站,632分到达站台售票处,买到653分开的D7136广深动车。

      进站后,正好前一班640分开的广深动车,还没有起动,呵呵,那就赶快跑啊!疾跑到640分开的广深动车,真是上气不接下气,好在还差2分就要关车门。还好在早上车上空当当,空位很多,难怪是今天是星期天,又是那么早。我于758分准时到达广州东站,出了站台,就赶紧跑去乘“的士”,难得又是“的士”等乘客,很多“的士”空车等人,记得上次我是星期六,很多人等车,我光是等“的士”就花费了我20多分钟,呵呵。

      这不,810分我就在广州东站上了一辆“的士”,大约20分钟,我就到了华南神龙一代宗师陈松顺先生每天必定喝早茶的地方“顺峰山庄”,因为在前天晚上,我约好陈志刚(陈松顺二儿子)说好是九时赶到,呵呵,我足足提前了半个小时,来到酒家先坐下休息。呵呵,由于该酒家生意很好,陈松顺先生的老伴刘美莲早早就来到了这里占位了,由于上次见面才一个月,我在酒家远远看到她了,但是怎么看,觉得年龄看上去只有60多岁样子,远远看到她,又像又不像,因为陈夫人(刘大妈)实际年龄也有91岁高寿了,我好奇招手,呵呵!陈夫人(刘大妈)还真的和我招手了,我赶紧过去,呵呵,还真是,我们见面如故,聊起话来,亲切的如同母子,因为我的母亲和陈夫人年龄相仿。

      二、精美早点宾至如归,中大码头摄影留念

      闲话少叙:不一会儿陈松顺二儿子陈志刚(原广东省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来了,九时左右,陈松顺老爷子也到了,我们吃着早点,广东人叫“喝早茶”,我把一个多月来编辑的陈松顺画册奉献上给他们看,大家开心快乐,我被捧为“嘉宾”,碗里一直被“主宾们”送上精美早点,吃得我肚子饱饱,我真正感受到并有着“宾至如归”到家的感觉。

      早点后,在我的建议下,作个摄影留念。好啊!陈志刚主任提议到附近旁边的“中大码头”,我们边走边聊,陈志刚主任特别告诉我,这个“中大码头”地址还有着非常历史,据悉,当年国父孙中山先生在这里上船过江并在此地讲演,著名的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就是以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

      我们花了几分钟时间来到这时,这里的景点特别新颖、庄重,“国立中山大学”的牌仿古色古香。“中大码头”珠江一日游,也是特别显现。珠江里的水,清清流畅,隔外吸引着两岸游客们来来往往不断,景色宜人。华南神龙陈松顺、陈夫人刘美莲、陈松顺二儿子陈志刚、三儿媳妇谭丽芳、还有我计6人,开心快乐的在这美景处留影。

      难得陈松顺老爷子开开心心,当然了,我们是以他为中心合影留念。陈松顺老爷子先坐地轮椅上,后来,他主动从轮椅上下来,站着和我们合影。我们知道陈松顺老爷子身体不错,短距离一百米内走路没有问题,但是他毕竟是94岁的高龄了,真的难为陈松顺先生了。

       三、生活规律饮茶聊天淡泊明志从容境界

       从中大码头景点到陈松顺的家大约有1公里多一点,从“顺峰山庄”到他家也只有1公里不到。据悉:陈松顺先生现在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由家人带去先到“顺峰山庄”茶楼饮茶聊天;然后中午午休片刻,下午或写书法或拆棋;傍晚开始出外散步,约一两个小时后再回家用膳。陈松顺先生家人说,陈老爷子年轻时,还是位踢毽子的高手,最高纪录可以一次踢七八百下不让毽子落地。

陈松顺家人告诉我:陈老爷子淡泊明志从容境界,他对什么事,都看得淡、看得轻。我特查了字典,所谓淡泊明志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淡泊就是生活俭朴。意思是: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所谓从容是一种境界。宏大、久远、深邃,使这种境界深藏于宇宙和历史的不尽时空中。容者,本义为空间及器物。从容即包含着从大、从深、从久、从远之意。从容是一种进取。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是它的精髓。不争,便无所谓从容。从容是天生我才必有用;从容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从容是舍我其谁 从容是一种自由。从容是在(急迫、紧迫、压迫、强迫等)的情形下的一种不屈不就、不昏不乱、不慌不急、镇定自若、安之若素、稳如泰山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 从容是一种修炼。从容就要努力修炼各方面的素养,要懂得和做到有主见而不沉溺于主观;追求从容者,在志向,在信念,在德行,在学识,在经验,在躬行,在毅力。 

      四、金婚大寿70年回顾,精彩感人寿比南山

      在中国棋坛,华南神龙陈松顺可谓传奇人物。他少小习弈,即以“神童”名震乡里;青年遭逢乱世,颠沛流离,生活朝不虑夕而棋艺驰誉南中国;中年编刊著书,设坛授徒,执法棋赛,蜚声神州;老年声名溢四海,桃李满天下,坐而参议国家大事,行而越洋讲学,将中华棋艺推向世界。在我这次编辑的华南神龙一代宗师,传奇人物寿比南山》画册里,特别描述了陈松顺先生的精彩人生,本次专访着陈松顺,由于陈松顺先生刚刚过完了70白金婚”,我就特别专访一下70年前的那段陈松顺夫妇两人精彩的感情故事吧?

      金婚是多少年?查了一下“百度”告诉我:1年纸婚;2年棉婚;3年皮婚;4年花果婚;5年木婚;6年糖婚;7年手婚;8年古铜婚;9年陶器婚;10年锡婚;11年钢婚;12年丝婚;13年花边婚;14年象牙婚;15年水晶婚;20年瓷婚;25年银婚;30年珍珠婚;35年珊瑚婚;40年红宝石婚;45年蓝宝石婚;50年金婚;55年绿宝石婚;60年金钢钻婚;70年白金婚;80年钻石婚。那么70年就是“白金婚”,真是特别难得。

      采访着陈松顺,陈夫人在不断的进行补充,由于是粤语,我有少部分还不能听懂,陈松顺二儿子陈志刚就帮我翻译普通话,真是太谢谢了!陈松顺先生诞生于1920年的农历48日,结婚日是1942年农历1222日(公历大约是19431月份)。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艰难时期,战乱中的广海,当然一片萧条。陈松顺的家也不比当年开济生堂时兴旺,这时陈松顺祖父已经去世,中母亲、叔父叔父家里还有二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叔婶)和一个弟弟。岁月已进入1942,陈松顺当时困处中。仍然靠象棋作为生计斗山、都斛、台城等地都是他献技之处。

      陈松顺夫妇告诉我:当时他们的母亲快近60岁了,她急盼着大儿子陈松顺结婚,一是传宗接代的家族要求;二是有个好媳妇能帮着她们一家;三是能照顾着儿子陈松顺并能“望夫义子”。半年前陈松顺母亲特别托人帮助儿子找媳妇,经了解并亲眼看到很不错。未来没过门的媳妇是邻村广海明月村大家族刘家的女儿刘美莲,据陈松顺二儿子陈志刚介绍,妈妈刘美莲的家(明月村)离父亲陈松顺家(洋渡村)大约10公里,因为陈志刚年轻时下4插队就在舅舅家(明月村),他从舅舅家(明月村)走过几次父亲家(洋渡村)。

      陈松顺母亲很满意未来的媳妇刘美莲,她特别告诉儿子陈松顺能尽快成婚。尽管未来的儿媳妇刘美莲是个当地大家族,但是陈松顺的家也是在当地很不错名望家族,当时陈松顺的家有着10多亩地(因为陈松顺的爷爷是从美国经商回来,有着一些家底,尽管家中后来遭遇大火,生活上在当地来讲还是说得过去吧)。

      由于陈松顺母亲身体不好,加之年龄近60岁了,孝顺的儿子陈松顺终于同意见面,大约在1942年的农历11月上旬左右,陈松顺母亲、儿子陈松顺和未来媳妇的家人,从广海洋渡村步行10公里,悄悄地来到未来媳妇的家(广海明月村)。陈松顺夫人刘美莲告诉我,当时她不太知道,只听说婆家这几天会来人;陈松顺先生告诉我,当时上午一大早就在母亲大人的带领下,大约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在上午九时钟左右就到达了广海明月村,当时他听着未来媳妇的家人话语和指的方向,他从远距离大约100多米处观看,当时媒婆代言人介绍说,就是那个担水的“高个子、大鞭子”姑娘。

       陈松顺幸福的告诉我:当时,他看到那个担水的“高个子、大鞭子”姑娘,有三点使他特别动心,一是个子较高;二是长着一个大鞭子;三是穿着蓝色衣服特别得体。当时,陈松顺就对他的母亲说“同意了这门婚事”。当讲到这里之时,尽管两位有着90多岁高寿的老夫老妻,但还是流露出幸福甜密的微笑。

        于是,双方家庭策划着两位陈松顺和刘美莲,结婚日正式定为1942年农历1222日(公历大约是19431月份)。

       从此,陈松顺的心中有了爱人刘美莲,刘美莲正式过门来到了陈松顺的家。陈松顺夫人刘美莲特别告诉我,她一过门来到陈松顺家,长嫂为大,陈夫人刘美莲里里外外、忙前忙后,比自己的家还要辛苦忙碌,一个院中有家里的母亲、叔父一家5老公8弟弟,还有长工帮手,加上老公和自己计10多人家中靠着田里10多亩地出租和余留下来的家产,再种上些菜,勉强能吃饱肚子,但是还是过着节衣省粮的艰难日子。

      五、新婚后不到一个月,生活艰苦难过辞别

  陈松顺告诉我,婚后不到一个月,陈松顺就在家待不住了,由于时常吃不饱、生活艰辛,他就辞别年迈的母亲和新婚妻子,出门闯荡。由于家里的口粮不多,实在没有办法,尽管母亲妻子不情愿,最后还是没有办法难过辞别

 刚过1943年的春节,大约在农历元宵过后的第二天,陈松顺就离开了广海洋渡的家。第一次先去台山台城县城,那时因为日本鬼子飞机轰炸,战乱危险走不了,他就回家想办法;第二次回家大约半个月后,他再次离家,时间大约是1943年的春天三月,当时粤北韶关是战时广东省会,人物荟集,陈松顺打算以韶关为目的地。

 陈松顺告诉我,出到台城,遇着一个姓黄的朋友,这人喜欢象棋并带了些故衣上路,他也准备到内地找出路。姓黄朋友表示很想向陈松顺学棋,于是一同出发。因为这姓黄朋友原来在韶关煤矿做过工,对韶关较为熟悉。这一路上,两人靠着陈松顺家里带出来的钱吃喝住行,一路艰辛无比。陈松顺从肇庆、韶关、长沙、衡阳、一路杀来,一直还没有碰到对手。陈松顺先生回忆起这段少年往事颇为感慨。

陈松顺告诉我,他们首先到韶关,之后湖南的长沙失陷。失陷后就走,之后就走到桂林。不走呢,日本人一来你就不能走了。没有饭吃,那时人心惶惶,不走不行啊!公路有些就毁了,广东的公路毁了,到桂林那条线还有火车走的。我坐火车去,爬车顶啊!国民党逃难的那些太太,全家占完那些车厢。爬车顶啊!在贵阳,我摆擂台。那里有个五羊酒家,广东人开的五羊酒家。有一个房子,它是茶楼来的,但是有一个房,我租了在那里住。写上海报,到处贴“象棋访友”。凡是能够赢我的,赢一盘,奖什么;赢两盘,奖什么;能够赢三盘,就奖一桌菜。一桌酒席,十个人(份量的)一桌酒席。三毛钱一盘,打擂台。很多人来下棋,一块钱、五块钱下一盘。让你一个马,就不是三毛钱了。让子啊,找饭吃,叫“跑码头”。在那个时候,棋手都是靠游走江湖赌棋维持生计。

  陈松顺告诉我,从19433月离开广海洋渡,他到外地一路奔波吃尽了人间苦难,尤其是到了广西、云南,在战乱时期更是艰难。期间,他特别想念着家中的老母亲和新婚妻子,因为战乱,他回去家里的路被封死(飞机轰炸,强盗成群),几乎无法成行。五年后的1948年元旦以后,当时尽管国内还在进行着内战,但是昆明作为国民党后方,不时会有民航飞机到达广州,陈松顺利用人脉关系,终于搞到了一张从昆明到达广州的机票。

   六、离别五年回到广州,夫妻恩爱喜得三子

 一九四八年春节来临的时候,陈松顺从昆明束装东还。昆明的棋友郑智绵等特别买了一张民航机票赠行。除夕那天,他们在机场上握别。当时小飞机上挤挤满满的坐下了近100人,早晨出发先到柳州加油,下午到达了广州。陈松顺连夜赶路,看到家时特别兴奋,不由自主地喊着“我回来了,我到家了”!陈松顺告诉我,当时他兴奋得热泪盈眶,见到妻子刘美莲后,两人更是泪流满面,开心不已。

 陈松顺夫人刘美莲告诉我,老公陈松顺出去后,没有一点音信,第二年,婆婆陈松顺母亲她过了60大寿,不久婆婆有一天不小心摔了一跤,浑身上下都是伤并昏迷不醒,刘美莲和一家人非常着急,婆婆命大福大,一个月后醒了过来,但是婆婆几乎是半身不能动了,只能在家中躺着并让人服侍着。就这样,媳妇刘美莲一直服侍着婆婆四年,婆婆陈松顺的母亲大约在1947年下半年63岁左右过世,过世前老人家特别想念着大儿子陈松顺,说着陈松顺心如刀割,痛哭了许久。

 与此同时,陈松顺当时就对心爱的妻子刘美莲发誓:“从今以后,我永远永远都不离开你(我的爱人)”。经过寒冬的人最知道春天的温暖,陈松顺先生说到做到,他真的就一直不离的带着妻子刘美莲。以后陈松顺把家人安置在广州。因昆明中华橡胶厂的厂主李卓仁在广州河南梅园办了一家压鞋底的工厂,彼此旧识,陈家即住在工厂的楼上。后来李回昆明,陈又将家人搬到洪德新街二巷。陈松顺在香港逗留期间,常往返广州家中

几个月后妻子刘美莲怀孕,第二年(1949年)的3月生下大儿子陈志强;不久,妻子刘美莲又怀孕了,第三年(1950年)的12月生下二儿子陈志刚;几年后的19572月,妻子刘美莲又生下三儿子陈志良。

 现在,已经64岁的大儿子陈志强从海员工作岗位上退休,他的大女儿为老爸(陈松顺)老妈(刘美莲)添了重孙子;已经62岁的二儿子陈志刚去年刚刚从广东省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的位置上退休,他的大女儿在广州中信银行工作;已经55岁的二儿子陈志良,现在广州棋院工作(教围棋),他的大儿子在广州一家外贸公司工作。

七、江湖艺人国内难寻呕心沥血功德大矣

 建国后陈松顺单骑闯京师与京华名手张德魁、侯玉山、谢小然、曹德纯等名手交流胜局居多返回广州后又于1953年和1954年与年少自己5岁的棋星杨官做了两次十局战后人尊称他们是羊城双璧1956年举行了首届全国锦标赛规程规定每个城市只派一名选手参赛杨官和陈松顺分别作为运动员及裁判员赴京后来陈老回忆道:“从那年开始干裁判便是数十年。

19565由杨官和陈松顺主编全同第一家公开发行的棋刊《象棋》月刊在广州问世这本棋刊影响着一代代的棋艺爱好者后来成长为国家象棋大师的上海于红木曾回忆道:“每个月最高兴的事情就是邮递员送来这本小册子。一到我手中我就照单打谱有时还要写信给主编杨官和陈松顺老师谈感受、谈自己的意见。

 1982年陈松顺呕心沥血创办了《象棋报》。浙江文史作家、棋艺活动家徐清样曾言:“我由衷地钦佩陈松顺先生他要为之付出多少心血啊不说办报的经费难以筹措发行份数和报纸质量的苦心经营就是稿件来源也是很大的工作量陈松顺可以说功德大矣。

  像陈松顺这样文武兼备,由江湖艺人而至参政大员的棋坛巨擘,至少国内难寻。陈松顺传奇的一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半个世纪中国象棋的发展史。读者,尤其是棋艺爱好者从这本书中,不但可以看到旧社会棋人生活坎坷、棋艺沦为街头骗钱小技;以及新社会棋人尊为专家学者、社会名流,棋艺升堂入室,贵为文化瑰宝的生动过程,从而体会到“国运兴,棋运兴”的道理,更加热爱和珍惜今天I而且可以从陈松顺在旧社会居无定所、食不裹腹、行靠爬车,还经常受到日寇及恶势力欺凌的情况下,仍然孜孜不倦钻研棋艺,以及新社会功成名就,甚至年高体弱之际,仍然淡泊名利,夙夜匪懈,研究棋理,著书立说,培育后生的精神中,得到鼓励和鞭策,从而增强事业心,为攀登高峰,把象棋这项中国文化瑰宝发扬光大而不懈努力。

      有诗为证:相敬如宾七十年,同堂四代子孙连;陈门功在棋牌业,两老安康福寿绵

   祝愿华南神龙陈松顺夫妇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作者:原创 电脑版
返回:资讯列表|中体象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