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白皮书》关于象棋现状的调查报告(03)
表1-1 象棋界主要赛事
赛事名称 |
创赛时间 |
赛事类别 |
世界象棋锦标赛 |
1990 |
锦标赛 |
亚洲象棋锦标赛 |
1980 |
锦标赛 |
象棋个人赛 |
1956 |
锦标赛 |
象棋甲级联赛 |
2003 |
锦标赛 |
“五羊杯”全国象棋特级大师邀请赛 |
1981 |
邀请赛 |
“来群杯”全国象棋大师赛 |
2007 |
邀请赛 |
“九城置业杯”象棋比赛 |
2009 |
邀请赛 |
“碧桂园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 |
2012 |
邀请赛 |
(2)正规的组织和规程
1962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1991年10月24日成立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又称:中国棋院),隶属国家体育总局。是中国围棋、象棋、桥牌、国际跳棋和国际象棋的最高领导机构。
至此,中国的象棋官方组织已基本完善。虽然各大比赛都有不同的规程,但基本来讲,中国的象棋比赛一般按照以下的规程来运作,见表1-2。
表1-2 象棋比赛的一般规程
比赛名称:XX象棋比赛
主办单位:象棋协会
承办单位:比赛所在地象棋协会
协办单位:赞助商单位名称
赞助单位:赞助商单位名称
比赛项目:象棋
比赛组别:男子组/女子组
比赛类型:个人赛/团体赛
开始日期:比赛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比赛结束日期
比赛地点:
比赛轮次:视比赛情况而定
每轮局数:1
比赛用时:60分+30秒
编排软件:棋类竞赛定位编排综合系统
编排制度:积分编排
采用规则:2011规则
比赛仲裁:
裁判长:
副裁判长:
编排长:
裁判员:
资料员:
团体场分:
个人局分:胜2 和1 负0
团体排名:
个人排名:积分,累进分,胜局,犯规,后手局数
象棋作为体育运动的推广,带来了对象棋规则向更规范、更公平、更激烈方向发展的要求,也成为人类挑战自我生理极限和心理极限的文明方式之一。
1.1.3 象棋作为文化活动
作为千百年流传形成的文化,象棋早已融入了国人的生活中,在文学,影视,动漫等方面均有一些以象棋或者棋手为原型创作的作品。同时,基于象棋的各种教育(专业和非专业)已初具规模化。
(1)象棋的文学作品
中国大陆作家阿城1984年发表了处女作《棋王》,该书在二十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排名第20名。原载《上海文学》1984年第七期,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台湾作家张系国在七十年代创作了一部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棋王》,它通过神童棋王的变化,反映了台湾七十年代初期社会变化中人们的生活、思想,特别是年轻一代知识界的心态状况。这篇同名《棋王》也在二十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排名第79名。
(2)象棋的影视作品
1991年,徐克的电影工作室将大陆作家钟阿城的小说《棋王》与台湾作家张系国的同名小说《棋王》融合成一部电影,并由他与严浩联合导演《棋王》,由梁家辉主演。
2000年,由张卫健主演的《棋武士》是一部港产古装言情剧。象棋是中国人最热爱的游戏之一,把象棋巧妙地融合在武侠故事里,开创了武侠的新类型。
2006年国产动画片《象棋王》,改造了传统象棋,将象棋立体化、具象化、生命化,为象棋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做了不小的贡献。
(3)象棋的教育项目
2001年,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和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联合下发的教体艺司【2001】7号文件精神,内容是“关于在学校开展‘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的通知” ,内容是提倡将棋类教学纳入中小学课程。
最近几年,业余棋类培训行业开始出现了棋院或棋牌培训中心。但这些棋类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没有经过教育局的合法登记。其核心业务:都是以“少儿培训”为其核心业务,一年分春秋季和寒暑假来开班,以三棋培训为主。招生对象是4岁以上的儿童,都是通过与校方合作和知名度来吸引生源,招生具有一定的被动性。教学方式以小班为主。课程特色:一般棋院的课程都差不多,都是三棋的启蒙班、入门班、加强版、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到精英班等。
2009年象棋协会主办了第一期象棋非华、越裔象棋培训班,来自德国、芬兰等国家的
12名棋手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是象棋协会为向海外推广象棋做的新的尝试,徐天红、张国凤两位特级大师任教练。外国棋手对于能参加此次培训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这次培训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为象棋在非华、越裔群体中的推广做了尝试,但今后仍需要长期化、固定化的交流才可以促使象棋在这些国家中的流行。
1.2象棋的参与人口
本报告将象棋的参与人口分为两个部分:棋手和有关象棋的爱好者,其中棋手划分为专业棋手和业余棋手;爱好者分为三类:分别是参与象棋游戏的爱好者,参与象棋文化的教育者,参与象棋文化的学习者,包括在本报告对象棋的三种定义下属于棋手之外的人群。
1.2.1棋手
按照国际的划分标准,棋手可以分为职业棋手和业余棋手,职业棋手相当于职业运动员,无固定收入,主要通过打比赛获得收入,相对而言,业余棋手则不是依靠象棋获得主要收入的棋手。
按照国内的划分标准,棋手可以划分为专业棋手与业余棋手,专业棋手相当于专业运动员,有固定的工资,属于“正式编制”,也正由于“正式编制”的保障,专业队人员稳定性比较高。业余棋手则是编制外的,无固定工资,主要通过参加业余象棋比赛获得收入,不能参加专业比赛如象棋锦标赛个人赛。
为了规范管理棋手,象棋引入了注册制度,因此棋手还可以划分为象棋注册运动员与非注册运动员。象棋注册运动员不仅包含了专业棋手,还包括了部分业余棋手,注册运动员才可以参加职业比赛。比如,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就规定各队参赛棋手须为象棋协会注册棋手。截止到2013年2月,中国已注册的象棋运动员达328人[1]。
象棋协会规定专业棋手技术等级标准:特级大师、大师、一级棋士、二级棋士、三级棋士;业余棋手等级标准:棋协大师、地方大师、业余一至六级。
其中,特级大师是象棋协会授予棋手的官方的最高荣誉称号,特级大师具有相当严格的评定标准,必须具备以下任一条件才能获得(现行标准):
(1)获全国个人赛冠军
(2)三年内两次获全国个人赛前三名
截止到2013年为止,我国一共产生男子象棋特级大师33位,女子象棋特级大师23位。